崗位職責
崗位要求:
1、碩士及以上學歷,化工類相關專業,要求大學英語六級,具備良好的專業英語讀寫能力,能熟練閱讀國際文獻、技術資料、撰寫報告。
2、專業研究方向必須具備以下任一領域研究: EO下游乙氧基化高附加值產品的合成工藝開發、性能優化或應用創新;危險工藝(如硝化、氧化、環氧化等) 的微通道反應器或連續流工藝技術開發、優化與安全評估或;聚合物合成、改性技術 及/或 其下游高分子材料應用端的創新研發。
3、責任心強,對研發工作嚴謹認真,追求卓越。 善于在研發團隊中溝通協作,分享知識,共同攻關。 能適應研發項目的高挑戰性和不確定性,在壓力下保持高效和專注。具備解決復雜技術問題的能力和探索新技術的熱情。
崗位職責:
1、在指定的重點技術領域內,獨立或作為成員開展實驗研究、工藝開發、配方優化、小試及中試放大工作。 設計實驗方案,進行數據分析,解決研發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難題。 跟蹤國內外相關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專利文獻。
2、參與化工工藝包的設計、流程模擬、基礎數據包編制、工藝說明解讀與細化)、操作規程草案編制等技術文件的開發工作。 為工程設計、設備選型提供技術支持。
3、在項目負責人指導下,有效執行研發項目計劃,按時按質完成分配的研究任務和目標。 負責實驗數據的記錄、整理、分析及研究報告的撰寫。 管理實驗資源,確保實驗室安全規范操作。
4、參與中試裝置的運行、調試、工藝優化及數據采集。 為研發成果向工業化生產的轉化提供技術支持,參與解決放大過程中的技術問題。
與外部高校、研究機構或供應商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。參與專利查新、技術交底書撰寫等知識產權相關工作。 撰寫高質量的技術報告、項目文檔及標準化操作文件。
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公司”)坐落于國家的“中國化工新材料(嘉興)園區”,該園區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,通江達海,交通便利,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。公司前身為浙江嘉化工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,成立于2003年1月20日。2014年,公司借殼華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上市,證券簡稱“嘉化能源”,證券代碼“600273”。
公司以熱電聯產為源頭,構建起包括基礎化工、特色新材料、氫能源利用等在內的能源和化工循環型產業體系,主要制造和銷售聚氯乙烯(含氯乙烯)、脂肪醇(酸)、氯堿、蒸汽、磺化醫藥系列產品以及硫酸系列產品,子公司經營化工、港口碼頭裝卸、倉儲業務、新能源發電業務及氫能、加氫設備的技術開發、技術服務等。公司擁有30萬噸/年乙烯法聚氯乙烯(含氯乙烯)項目,同時擁有20萬噸/年脂肪醇(酸)裝置,并且為浙北地區(嘉興、湖州)唯一氯堿生產商。公司通過熱電聯產機組產生蒸汽供熱,蒸汽主要用于公司各化工裝置及向化工新材料園區企業供熱。同時公司還是國內外磺化醫藥系列產品的主要供應商;公司利用工業副產氫,在氫能源領域進行氫能一體化布局,結合公司已布局的光伏發電項目,優化低碳、循環發展生態,實現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。
公司依托化工園區內產業鏈配套優勢,與園區眾多知名化工企業形成了“資源—產品—再生資源”的良性循環產業鏈,實現了公用設施、物流運輸、環境保護的“一體化”循環經濟發展模式,以循環經濟模式而組成的生態產業鏈,有效提高了化工園區資源綜合利用水平。公司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,重視并倡導綠色環保,積極落實節能降耗活動,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公司介紹
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公司”)坐落于國家的“中國化工新材料(嘉興)園區”,該園區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,通江達海,交通便利,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。公司前身為浙江嘉化工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,成立于2003年1月20日。2014年,公司借殼華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上市,證券簡稱“嘉化能源”,證券代碼“600273”。
公司以熱電聯產為源頭,構建起包括基礎化工、特色新材料、氫能源利用等在內的能源和化工循環型產業體系,主要制造和銷售聚氯乙烯(含氯乙烯)、脂肪醇(酸)、氯堿、蒸汽、磺化醫藥系列產品以及硫酸系列產品,子公司經營化工、港口碼頭裝卸、倉儲業務、新能源發電業務及氫能、加氫設備的技術開發、技術服務等。公司擁有30萬噸/年乙烯法聚氯乙烯(含氯乙烯)項目,同時擁有20萬噸/年脂肪醇(酸)裝置,并且為浙北地區(嘉興、湖州)唯一氯堿生產商。公司通過熱電聯產機組產生蒸汽供熱,蒸汽主要用于公司各化工裝置及向化工新材料園區企業供熱。同時公司還是國內外磺化醫藥系列產品的主要供應商;公司利用工業副產氫,在氫能源領域進行氫能一體化布局,結合公司已布局的光伏發電項目,優化低碳、循環發展生態,實現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。
公司依托化工園區內產業鏈配套優勢,與園區眾多知名化工企業形成了“資源—產品—再生資源”的良性循環產業鏈,實現了公用設施、物流運輸、環境保護的“一體化”循環經濟發展模式,以循環經濟模式而組成的生態產業鏈,有效提高了化工園區資源綜合利用水平。公司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,重視并倡導綠色環保,積極落實節能降耗活動,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